跳到主要内容

046 大般若波羅密經

53【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

太虚大師著,在全書第二十七册。當與攝論對閲。

前言:一、 明本經在佛藏中之相對位置,二、 釋古近人對於本經四種之疑—翻譯、流傳、文義、説時四種。

研經:經分三分:㈠ 經序分,㈡ 經宗分,㈢ 經益分。經宗分三:一、 頓問頓答懸示始終全義,二、 委説委示等流智悲二教,三、 重請重告結歸理事唯心。

餘説:人人各有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

54【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

十卷,約四十萬餘字。南洋佛學書局版。民國· 守培法師疏。序云:此經疏於鎮江玉山超岸寺妙心精室,因以名妙心疏。時民國二十四年。

釋經大義分三:初、解釋名題,㈡ 懸示綱要,㈢ 正解經文。

綱要分九:一、 能説教主,二、 説經時間,三、 所説教體,四、 所被根機,五、 説教宗旨,六、 修行妙用,七、 乘分大小,八、 教判頓漸,九、 東流歷程。

乘分大小,佛教所以分大小二乘者,以衆生根機有大小不同,如來隨機設教,故教亦有大小也。

所謂小乘教者,以衆生善根不深,智慧不大故;佛對彼説半教;即但説人空,不説法空也。又名偏教,即説三界苦空無常無我,偏於空邊也。以説法不圓故,名小乘也。

大乘教者:以衆生善根具足,智慧宏深故,佛對彼説滿教,即空與不空俱遣也。又名圓教,即人法雙亡,不落二邊,圓融中道也。以説法圓滿故,名大乘教也。

若論此經,則屬大乘,不屬小乘。何以故?經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脱”。人法俱空,故屬大乘也。

此大乘中,又有二義:一、 方等大乘,如先人空,後法空,即由小乘轉入大乘也。所以方等會上,多彈偏斥小,回小向大義也。二、 般若最上乘:人法雙亡,不分前後。此教之人,不由小而大,始發心即大故。般若經云:“不垢、不浄,不增、不減”。又云:“無法可説,是名説法”。又云:“衆生本來寂滅,更無滅可滅”。此皆雙遣二邊義也。

此經、於此兩種大乘兼有之;但、正屬方等,兼屬般若最上乘,亦即顯密雙彰也。

問:經中言阿難、性尼皆證小果,及二十五圓通,多有小乘法;何專屬大乘,不兼小乘耶?

答:二十五圓通中,雖説有小乘法門,此經不取故,不得謂此經兼屬小乘也。阿難等,證果雖小,發心是大,不得以中途作結論。如行路者,以目的地爲標準,不可以中途小憩爲定論也。……又、若云:經中談及小乘,即兼屬小乘;若經中談及三途、魔外等法,此經即兼屬三途魔外,豈非大笑話乎!又如是兼帶雜亂之法,何能獨名大佛頂經乎?

如是須知:佛經,大乘,決定是大乘,小乘,決定是小乘;無兼帶理也。

教判頓漸 佛教有大小二乘,大小中,復分頓漸二教,未知此經,於大乘中,是頓、是漸?次當判之:佛乘中又分頓漸教者,此亦隨機而立。如大乘中有佛乘(或云最上乘),菩薩乘;小乘中有聲聞乘,緣覺乘。吾佛隨機設教,即對佛機説大乘頓教,對菩薩機説大乘漸教。對緣覺説小乘頓教,對聲聞説小乘漸教。……

本經兼大乘頓漸二教:五十五位菩提路,大乘漸教也;五陰魔盡,頓超十地,大乘頓教也。

又、經云:“理雖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又、“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皆頓教義也。

綱 宏 網 教

教主
小乘漸次聲聞四 諦阿含人天攝此劣應身初説
頓超緣覺十二因緣起世因偏應身中説
大乘漸次菩薩六 度方等華嚴攝此勝應身後説
頓超佛乘無 門般若涅槃攝此法身常説

正宗分三:初、如來密因名信解分,二、 菩薩萬行名修行分,三、 首楞嚴名證果分。

古德謂此經爲教網宏綱、禪門要關。余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灯,照本來面目之寶鏡也。

由唐訖今,註釋此經者,其人數百,其書數千,廣説、略説、總説、别説、節要説、談玄説、横説、豎説、順説、逆説;無説不有,無微不至。更有何義,而復著此經耶?

然乎,此經之疏多矣,但已闡之經義固多,未闡之經義亦不少。……諸疏中,非特闡揚經之微義不能盡,而經之大義亦未能盡;又不獨大義未能盡,而謬解經義者,有之,疑而不能決者、亦有之。……諸家註疏,明知此經文義不合台賢教義,而依台賢教義強釋此經,以致百病叢生。余疏此經,不但欲糾正此經文義,亦欲糾正佛教全體教義也。……

又、法相宗學者,以此經文義多反彼宗,而謗此經是僞造。……

夫余雖明諸疏之非,非欲廢棄諸疏也……余之所得,亦從諸經來也。古人開荒,余耕熟地,難易若此。

不得謂余之智逾古人也。(以上節録序文)

—此老多有獨見,不落前人窠臼,發前人所未發。但有些地方,非古亦嫌太過。讀者須具擇法眼;如鵝王擇乳,方可免誤。

二○二、 四十二章經

一卷,二三三九字。大藏第十七册(七二二)。後漢· 中天竺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譯。

此西來教典之始也。古今譯經圖記云:四十二章經,本是外國經抄;騰以大教初傳,人未深信,藴其妙解,不即多翻;且撮經要,以導時俗。(知津)

註疏六種

①【註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御註)

一卷,約萬餘字。大藏第三十九册(五一六),卍續藏第五十九册。宋· 真宗皇帝註。

前有宋開國侯程輝編“佛教西來玄化應運略録”;僧薄光序;宋真宗自序。後附唐太宗製焚經台詩並記文。大藏中,經註難分;經文亦與流通本多有出入。卍續藏中,經註分清,閲讀方便。

②【四十二章經註】

一卷,約八千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宋· 沙門古靈了童補註。(流通本云:沙門守遂註,古靈了童補註。)註簡甚。

③【四十二章經解】

一卷,一萬多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明· 蕅益大師著。(遺教三經解之一)

四十二章經者:約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爲一册,以逗此土機宜;所以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④【 四十二章經指南】

一卷,近一萬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清· 富沙釋道霈述。(佛祖三經指南之一) 此經,遂師所解之本,視藏本(指明藏)爲少異,(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嘗辯之,謂:遂師之本,文義俱暢;而藏本頗爲未妥。故今亦宗遂本。(凡例)

⑤【四十二章經疏鈔】

五卷,約八萬餘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清· 慈雲沙門續法述。

將解此經,文分二章:

初、懸敘義門,有六:一、 教起所因,二、 藏乘時攝,三、 教義分齊,四、 所被機宜,五、 能詮體性,六、 宗趣通局。

次、隨文疏鈔。

⑥【四十二章經講録】

民國· 太虚大師講。虚大師全書第六册。

二○三、 八大人覺經

一卷,三七二字。大藏第十七册(七一五)。後漢· 沙門安世高譯。

註疏六種

①【八大人覺經略解】

一卷,一千餘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明· 蕅益大師解。(遺教三經解之一)

②【八大人覺經疏】

一卷,九千餘字。卍續藏第五十九册。清· 慈雲沙門續法集。

五門分别:一、 教起因緣,二、 藏乘教攝,三、 宗趣通局,四、 略釋題名,五、 詳解文義。

③【八大人覺經講記】

民國· 太虚大師講。虚大師全書第六册。

④【八大人覺經講義】

一卷,約萬餘字。民國· 圓瑛法師講。圓瑛大師法彙平裝第七册。

⑤【八大人覺經講註】

民國· 寶静法師講。寶静法師全集上册(九二二)。近二萬字。

⑥【八大人覺經淺釋】

民國· 慈舟大師講。見慈舟大師全集。

四十二章經與八大人覺經,知津收入雜藏、西土撰述中。今以此二經,舉世流通,講學者多,故收於方等之末。

般 若 門

一、 大般若波羅密經

六百卷,十六分,四百八十三萬餘字。大正藏第五、六、七册,中華藏第一輯線裝一至八册。唐·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師,俗姓陳,洛州緱氏(河南省偃師縣南)人。生於隋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十三歲出家。唐貞觀元年(六二七)往印度,貞觀十九年(六四五)正月回國。顯慶五年(六六○)正月一日,創翻此經。經四年,至龍朔三年(六六三)十月末,譯成。次年—麟德元年(六六四)二月五日示寂,壽六十九。所翻經論,計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中佛簡史)

大般若經易檢表

分 次卷 數卷次品 數 或 分 目别 譯
初 分四百卷1—400七十九品
第二分七十八卷401—478八十五品放光般若波羅密經
光讚般若波羅密經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第三分五十九卷479—537三十一品
第四分十八卷538—555道行般若波羅密經
大明度無極經
摩訶般若鈔經
小品般若波羅密經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密多經
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密經
第五分十卷556—565二十四品
第六分八卷566—573十七品勝天王般若波羅密經
第七分二卷574—575曼殊室利分文殊師利所説摩訶般若經
文殊師利所説般若經
第八分一卷576那伽室利分濡首菩薩無上清浄分衞經
第九分一卷577能斷金剛分金剛般若經 秦譯
金剛般若經 魏譯
金剛般若經 陳譯
金剛能斷般若經
能斷金剛般若經
第十分一卷578般若理趣分
第十一分五卷579—583布施波羅密多分
第十二分五卷584—588浄戒波羅密多分
第十三分一卷589安忍波羅密多分
第十四分一卷590精進波羅密多分
第十五分二卷591—592静慮波羅密多分
第十六分八卷593—600般若波羅密多分

一、第一分至第六分及第十五分,在王舍城鷲峰山説;第七分至第九分及第十一分至第十四分,在舍衞國給孤獨園説;第十分,在他化自在天宫説;第十六分,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白鷺池側説。分、亦名會,故云:四處十六會。

二、從初分至第五分止,計五百六十五卷,初分最詳,第二分稍略,至第五分,最略。各分經文,雖有詳略之異,而義事則同。唯第二分起,無常啼,法涌二品;而第四分最後一品—隨順品之文,與前三分不同。從第六分起,則與前五分全别。

三、 第九分—能斷金剛分,與流通本之金剛般若經同。

四、第十分—般若理趣分,與密部實相般若經同,而咒不同;又有三種别譯本,皆在密部。(大正藏則皆收入般若部。)

五、 六百卷十六分中:初分至第五分,如汪洋瀛渤,大義都陳;第六分至第十分,如江漢之支流;第十一分至第十六分,爲六度之别説。

六、若欲周觀,當觀前五分。但詳略異而義事同;可分三類:初分爲一類,極詳;第二分第三分爲一類,稍略;第四分第五分爲一類,極略。

七、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玄奘三藏,於顯慶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譯大般若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文既廣大,學徒每請删略;法師將順衆意,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作此念已,於夜夢中,即有極怖畏事,以相警誡:或見乘危履嶮,或見猛獸搏人;流汗顫慄,方得免脱。覺已、驚懼,向諸衆説,還依廣翻。夜中乃見諸佛菩薩眉間放光,照觸己身,心意怡適;法師又自見手執華灯,供養諸佛;或昇高座,爲衆説法,多人圍繞,讚歎恭敬;或夢見有人奉己名果;覺而喜慶。不敢更删,一如梵本。乃至譯場種種瑞相,諸莊嚴事,詳於傳中。至龍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方乃絶筆,合成六百卷。次年二月五日,三藏捨報上生。可見當時翻譯之難!真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得讀誦披閲,當起難遭想,當生歡喜心,閲完全部,切切不可生起厭繁之念。

八、明末蕅益大師閲藏知津凡例云:諸經或已流通,則人多素曉;或雖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則人易翻閲;故所録皆略。唯大般若,實爲佛祖迅航;而卷盈六百,故所録稍詳,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故以下各分各品大意,全録知津。

初分

四百卷(卷一—四○○),七十九品,三百零五萬餘字。

緣起品第一(卷一—二)

佛住鷲峰山頂,與千二百苾芻,五百苾芻尼,無量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無量無數菩薩衆俱。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加趺坐,入等持王妙三摩地。從定而起,觀察十方,從兩足、乃至眉間毫相,一切毛孔,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遇斯光者,必得無上菩提。又演常光,出廣長舌,流雜色光,現寶蓮華,華有化佛,皆演般若,聞者必得無上菩提。復入師子遊戲等持,令大千界,乃至十萬佛刹,六種震動;惡道離苦,生人天中,同來佛會。佛以神力,現本色身,令此大千有情,皆悉覩見。諸天散華,變成華台,量等大千。此土莊嚴,猶如極樂。又從面門放光,照十方土,令此彼有情,互得相見。東方寶性佛所,普光菩薩;南方無憂德佛所,離憂見菩薩;西方寶燄佛所,行慧菩薩;北方勝帝佛所,勝授菩薩;東北方定象勝德佛所,離塵勇猛菩薩;東南方蓮華勝德佛所,蓮華手菩薩;西南方日輪徧照勝德佛所,日光明菩薩;西北方一寶蓋勝佛所,寶勝菩薩;下方蓮華德佛所,蓮華勝菩薩;上方喜德佛所,喜授菩薩;及一切世界上首菩薩,各奉佛命,以千莖金色蓮華寄上。佛受此華,還散各方,徧諸佛土。諸華台中,各有化佛,説大般若,聞者必得無上菩提。爾時此界,如衆蓮華世界普華如來浄土。

學觀品第二(卷三—四)

佛告舍利子言:菩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密多。謂以無住而爲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無捨、無護、無取、無勤、無思、無著,而爲方便,圓滿六波羅密。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犯無犯相不可得;動不動相不可得;身心勤怠不可得;有味無味不可得;諸法性相不可得故。復以無所得而爲方便,應圓滿三十七品、三解脱門、四静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八解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徧處、九想、十隨念、十想、十一智、三三摩地、三無漏根、不浄處觀、徧滿處觀、一切智智,奢摩他、毗鉢舍那、四攝事、四勝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羅密多、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樂、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碍解、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及餘無量無邊佛法,如是一切,不可得故。

舍利子問:云何修行般若波羅密多,能如實知如是六度,由方便善巧故,各互能滿六度?佛言:以無所得而爲方便,能滿六度。

又、菩薩欲得一切不可思議功德,皆應學般若波羅密多。知一切法,皆但有名,不生執着。若五藴,若十二處,若十八界,若觸,若受,若六界,若四緣、及所生法,若十二支,若六度,若二十空,若三十七品,若三解脱門,若四聖諦,若四静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八解脱、八勝處、九次第定、十徧處,若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若極喜等十地,若正觀等十地,若五眼、六通、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悲喜捨、十八不共法,若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若無忘失法、恒住捨性,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智,若永拔習氣,若四果獨覺,若一切菩薩行,若諸佛無上菩提。以要言之:世出世法,有漏無漏,有爲無爲,十六知見,皆但有名,實不可得。菩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以不觀見,無執著故。如是智慧,勝於聲聞智慧,不可比喻。以能成勝事故。聲聞智慧如螢,菩薩智慧如日。從初發心,乃至菩提,常與二乘作真福田,已報諸施主恩。(以上知津。以下録經三段:)

……我等當作種種方便,令是菩薩離非梵行,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常修梵行。所以者何?若染色欲,於生梵天尚能爲障,況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薩斷欲出家,修梵行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非不斷者。

(卷四。以下同。)

菩薩於五欲中,深生厭患,不爲五欲過失所染,以無量門訶毁諸欲:欲爲熾火,燒身心故;欲爲穢汙,染自他故;欲爲魁膾,於去來今常爲害故;欲爲怨敵,長夜伺求作衰損故;欲如草炬,欲如苦果,欲如利劍,欲如火聚,欲如毒器,欲如幻惑,欲如闇井,欲如詐親、旃荼羅等。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過門,訶毁諸欲。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密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密多,不見般若波羅密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離空,空不離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爲菩提;此但有名,謂爲薩埵;此但有名謂爲菩提薩埵。此但有名謂之爲空,此但有名謂之爲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浄。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密多,不見生,不見滅,不見染,不見浄。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於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隨起言説;如如言説,如是如是生起執著。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密多時,於如是等,一切不見。由不見故,不生執著。(此下廣歷藴處界大等諸法明但有名之義。今略不録。)

相應品第三(卷四—七)

謂與一切藴處界、乃至無上菩提空相應故,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亦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等。又於一切諸法,不著有,不著非有;不著常、無常;不著樂、苦;不著我、無我;不著寂静不寂静;不著空不空,無相有相,無願有願。

又不爲一切法故,修行般若。不見有所修般若。如是善能安立有情於涅槃界。魔不得便。煩惱伏滅。諸佛菩薩皆共護念。設有罪業,轉現輕受。如是菩薩,不見空與諸法相應,不見諸法與空相應,是爲第一與空相應。畢竟不起慳貪、犯戒、忿恚、懈怠、散亂、惡慧、障碍之心。六度任運現前,無間無斷。(録經一段:)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染不浄,不增不減;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舍利子!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地界,無水火風空識界;無眼處,無耳鼻舌身意處;無色處,無聲香味觸法處;無眼界,無耳鼻舌身意界;無色界,無聲香味觸法界;無眼識界,無耳鼻舌身意識界;無眼觸,無耳鼻舌身意觸;無眼觸爲緣所生諸受,無耳鼻舌身意觸爲緣所生諸受。無無明生,無無明滅;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生,無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滅。無苦聖諦,無集滅道聖諦。無得,無現觀。無預流,無預流果;無一來,無一來果;無不還,無不還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獨覺,無獨覺菩提。無菩薩,無菩薩行。無佛,無佛菩提。……(卷四)